【光明图刊】春节临近 全国各地年味渐浓******
春节临近,到处是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人们以写春联、蒸花馍、手工制作灯笼等各种形式迎接新春佳节,为城市乡村增添浓浓年味。
2023年1月9日,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步行街安装悬挂红灯笼。(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8日,江西省永新县巾帼志愿者协会舞龙队的队员们舞起"彩带龙",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刘平华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制作灯笼。(谢尚国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蒙城路年货市场,市民在选购新春饰品。(刘勤利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农贸市场,人们在挑选过年饰物。(曹正平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丛西街道北城社区的居民在制作花馍。(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江苏常州,灯会现场的巨型“生肖兔灯”璀璨夺目。(王启明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志愿者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麻塘村为群众书写春联。(龙元彬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8日,河南省洛阳市关林市场,市民选购传统灯笼、春联、生肖饰品等。(张光辉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8日晚,市民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古城游览。(梁孝鹏摄/光明图片)
打手脚 打腰背 为啥麻醉部位各不同******
很多手术患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同样是做手术、打麻醉,为什么有的人是在手脚上打针,有的人还要在腰背部打针?是不是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今天,麻醉科的医生就来带大家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
手脚打针
首先说说手脚上打麻醉针,其实就是指我们经常提到的全身麻醉所需要开放的外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大多通过血液进入人体抵达全身和大脑,发挥麻醉效果,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俗称“患者的生命线”,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手脚上的打针。有了它,麻醉医护人员就可以将麻醉药物注射到静脉中,达到类似睡眠的麻醉状态,就可以实施手术了。
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护人员会精准地掌握麻醉药物的代谢时间,停止持续输注的麻醉药物,等待患者的苏醒。一般患者在苏醒后只会记得手上打了一针,医生说睡一觉吧,就沉沉睡去,而对于其他麻醉过程及手术所造成的伤害性刺激毫无记忆。
腰背打针
打在腰背上的麻醉是指椎管内麻醉,这也是我们麻醉常用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俗称的“半麻”。医生会在患者的后背向椎管内打一针,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通过控制麻醉平面,达到下腹部及下肢麻木、失去痛觉的目的,使患者顺利完成下腹部或下肢的手术。有时候还可以放一根软软的管子在后背,帮助患者渡过难熬的术后疼痛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麻醉医生并不是打完了这一针就万事大吉了,麻醉医生会一直陪伴在手术患者周围,做围术期的“守护神”,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一个“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具备对术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及时的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做到“化险为夷”。
俗话说,“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打一针”看似很简单,但打完这一针后的麻醉维持、麻醉管理、患者的苏醒才能真正体现出麻醉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与重要性所在。用一句话来说:麻醉不只是为了沉睡,而是为了更好地苏醒。
文/武昊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