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国际陆港春运现场:年货装车忙 出海效率高******
(新春见闻)南昌国际陆港春运现场:年货装车忙 出海效率高
中新社南昌1月7日电 题:南昌国际陆港春运现场:年货装车忙 出海效率高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1月7日是2023年中国春运首日。一辆由53节车厢组成,满载服装、电器等年货物资的集装箱货物班列从南昌国际陆港出发,开启这些年货物资的“出海之旅”。
不沿江、不靠海的南昌国际陆港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向塘镇一直以来都以中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重镇而闻名,依托江南最大编组站——向塘西编组站,江西南部地区七成货物经由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是江西重要物流节点和货物集散地。
中新社记者走进南昌国际陆港看到,春运来临,港内的物流基地显露出繁忙,一个个集装箱在门吊的作业下进行装车,放眼望去,难以肉眼计数的集装箱正排列整齐等待装车。
“这趟列车在春运首日开出,上面装着服装、日用品等年货物资,在到达浙江宁波北仑港后乘船发往世界各地。”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向塘西车站货运车间主任邓云说,近期班列所装物资都以粮油米面、电器等年货物资为主,当前运量在逐步攀升,南昌国际陆港也正加班加点对货物进行快装快卸。
目前,南昌国际陆港已开通南昌至荷兰(鹿特丹)、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奥尔沙)、法国(巴黎)等9条国际直达班列和南昌至深圳盐田港、宁波北仑港、福建江阴港、厦门高崎港等9条铁海联运外贸班列,以及南昌至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3条中欧班列,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南昌国际陆港内的向塘铁路物流基地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规划建设的33个一级物流基地之一,内部划分为办公区、商品汽车区、集装箱区、仓储区和调车场五大作业区域。此外还有铁路口岸专用线,设铁路装卸区、查验区两部分。
邓云表示,在南昌国际陆港开行铁路联运班列之前,南昌及周边外贸企业的商品出海,通常需要把产品千里迢迢运到海港通过海运出境,并要自己找车队去海港拉集装箱,把空箱拉回来装好货后再拉回港口,既费时费力又增加物流成本。
“铁路联运既节省了物流成本,又加快了出海效率。”邓云称,如今的南昌国际陆港为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便捷的运输方式和贸易通道,外贸货物可以搭乘国际陆港的中欧班列或铁海联运班列直接出口。
据统计,2022年南昌国际陆港累计发送货物18147车,36394标准箱,59.86万吨;到达货物35959车,71918标准箱,140.75万吨,铁海联运集装箱到发量稳居江西第一。(完)
搜索
复制
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当前,国内对于算法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都是清晰的,而分级分类精准治理的模式应当可以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22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谈及算法治理的现状,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表示,算法分级分类本身不是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风险场景配备不同监管规则。
论坛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主办。其间,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个人信息安全年度报告》《平台经济反垄断观察报告》。
记者了解到,《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2022)》,梳理了国内外的多项法规,结合热点事件及应用场景呈现了算法治理现状,并发布千份算法治理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算法公开和算法治理的了解程度和基本态度,最后基于多方调查分析,给出了当前算法趋势观察以及未来治理方向建议。
报告发现,目前国内算法治理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企业的算法公开主要依靠官方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或在舆情事件发生之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半受访者承认算法让自己的使用体验更好,但仅一成受访者认为企业算法公开做得很好,逾六成的受访者称曾遭遇“大数据杀熟”;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在数据、算法方面治理政策进展显著,在平台与应用方面的政策和落地尚需加紧。”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曾毅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伦理有三个相当紧迫的问题需要被正视:首先,人工智能应当被适度使用;其次,目前人工智能服务知情同意落地艰难,被迫知情同意普遍存在;最后,目前用户数据的授权撤销在人工智能服务中存在巨大挑战,需要监管和更高层的网络服务提供方联合提出更合理的政策与解决方案。
针对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表示,从算法治理角度来说,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与之前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思路有所不同,前者采用了一种“三位一体由的数据与技术规范。
具体来讲,由于深度合成技术的门槛较高,技术支持者也被纳入了监管范围内。比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服务,应当进行显著标识,这就将更重的责任落在了服务提供者身上。
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提到,算法治理需要构建可信任的算法认知,而这需要产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产业要努力提升算法精准性、透明度,减少偏见,减少歧视;消费者则需要提高数字素养,提升算法意识,加强在人机互动中自主性、控制感和协同意识。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